昨日(11月18日),據上交所官網顯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蜂巢能源”)科創板IPO獲受理。
招股書顯示,蜂巢能源擬募資150億元,用于三地鋰電池項目建設、無錫研發中心建設以及三元高密度電池、無鈷電池、“短刀”電池、新型電池等鋰電池開發。
起初,蜂巢能源主要為長城汽車供應鋰電池。但隨著前者鋰電業務的發展,其客戶群體逐漸擴大。公司在招股書中指出,與長城汽車、吉利汽車、零跑汽車、東風汽車、嵐圖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光束汽車、賽力斯汽車、合眾新能源汽車、牛創新能源汽車等整車企業達成合作關系;此外,公司與PSA(Stellantis集團)等知名國際汽車廠商亦開展業務合作。
報告期內,蜂巢能源對長城汽車銷售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減少,分別為99.40%、96.09%、82.73%及53.39%。
有關業績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蜂巢能源暫未實現盈利。公司在報告期內營收分別為9.29億、17.36億、44.74億和37.3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6億元、-7.01億元、-11.54億元及-8.97億元。對此,蜂巢能源表示系由于研發投入強度較高、產能爬坡以及原材料采購價格增長等因素造成。
就原材料價格來看,磷酸鐵鋰電池所需的原材料鋰價格高居不下,近期已逼近60萬/噸。對于蜂巢能源等二線動力電池廠商來說,利潤空間將受到擠壓。該公司也坦言,在業務規模及盈利能力方面與行業領先企業存在較大差距。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領先動力電池廠商傾向于新建產能、擴大研發支出等方式以增加市場份額;而較為新興的廠商則試圖通過在無鈷電池、磷酸猛鐵鋰、固態電池等較新的產品領域布局從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蜂巢能源押注的產品及技術路線為無鈷正極材料技術、超高速疊片工藝技術、“蜂云平臺”監控系統等。目前,公司已研發出國內首批20Ah級硫系全固態原型電芯,該系列電芯能量密度達350-400Wh/kg,顯著高于市場現有主流電芯產品。
同時,蜂巢能源在無鈷電池的開發上也處于行業前列,其研發的層狀無鈷材料已實現量產。公司生產方形鋁殼無鈷電芯能量密度大于245Wh/kg,與8系高鎳三元能量密度處于同一水平。
就在近期,該公司的第三代高速疊片技術也成功量產。全新的疊片技術的疊片效率達到0.125秒/片,相比第二代效率提升超過200%,并且產品的安全性及良率有顯著提升。
對于諸如蜂巢能源的二線動力電池廠商,平安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10年將持續高速發展,動力電池作為核心零部件,市場空間非常廣闊。從格局上看,國內供應商格局已經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而高端產能不足及OEM亟需掌握電池話語權,使得電池格局仍將變動,二梯隊及新進企業仍有一定時間窗口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動力電池行業為資本密集型且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于動力電池廠商來說,能否融資以擴大產能及市場規模以及能否持續跟進新興電池技術的研發都尤為關鍵。蜂巢能源仍存在業務規模無法進一步擴大、技術無法持續進步等潛在風險。
特別聲明: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掃描關注
上海聯凈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