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上,干法隔膜龍頭公司星源材質公布了自己的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整個2022年上半年星源材質的營業收入達到13.34億元,同比增長60.63%,歸母凈利潤達到3.68億元,同比增長230%。
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中,星源材質的營業收入達到6.7億元,同比增長63.97%,環比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達到2億元,同比增長302%,環比增長19.6%;毛利率和凈利率都實現了近12個季度以來的單季度歷史新高,其中毛利率突破50%大關達到50.08%,同比增長14.5個百分點,環比增長5.66個百分點,凈利率突破30%大關達到30.95%,同比增長17.89個百分點,環比增長4.59個百分點。
作為出海最早的隔膜企業,星源材質2022年上半年除了牢牢把控住國外的隔膜市場的市場份額,也沒有放松對國內市場的重視,整個2022年上半年星源材質的海外營業收入高達2.85億元,占比達到21.37%,主營利潤則達到1.52億元,占比達到24.17%,海外業務毛利率雖然依然高達53.45%高于國內業務(45.58%),但同比增長幅度卻不及國內市場(國內業務增長15.36個百分點,海外業務增長3.4個百分點),兩者間的毛利率差也從此前超20個百分點縮小到10個百分點以內。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公眾號:見智研究Pro),星源材質的國內隔膜毛利率正趨近海外水平,一方面在于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隔膜原材料PP和PE價格有所下滑,疊加公司產能利用率和良率提升使得國內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幅度沒有國外高(海外38.44%,國內28.11%),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海外業務毛利率增長幅度已經逐步達到天花板,未來毛利率或將維持在50%左右。
當然,從星源材質的屢屢鎖定海外重點新能源公司的長期訂單的操作來看,星源材質顯然還想繼續憑借自身出海較早的優勢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力,畢竟短期來看,海外業務的毛利率依舊穩超國內業務。除了在2021年簽訂了長期采購協議的LGC(4.5年長單,約43.11億人民幣的供應合同)、Northvolt(6年長單,33.4億元人民幣的供應合同)等公司以外,星源材質在今年6月再次拿下挪威鋰電廠商Frey的濕法隔膜合同(7.37億元人民幣隔膜供應合同),期限至2028年12月31日,進一步優化公司在國際上的行業地位以及客戶結構。
星源材質的毛利率自2020年四季度以來持續保持季度增長態勢,連續7個季度從25.96%漲至2022年二季度的50.08%,凈利率也整體趨勢也是保持上升,從2.07%提升到2022年二季度的30.95%。
而同一時間,星源材質的期間費用則保持下降趨勢,銷售費率、管理費率、研發費率及財務費率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管理費率下降幅度最高,從2020年四季度的近20%降至2022年二季度的7.9%,銷售費用則從此前高點3.6%下降至如今1.46%,良好的期間費用率把控也表現了星源材質有效的發展控制能力。而研發費用率下降幅度最小,這也說明了星源材質在研發投入上并沒有掉以輕心,仍然保持高度投入,2022年星源材質的新一代生產線已經進行了投產,新一代產線寬幅62米,運轉速度最高可達100米/每分鐘,運轉速度相比上一代提升了25%,單線產能可達2億平方米。
作為國內干法隔膜龍頭公司,星源材質專精于鋰離子電池隔膜的迅速發展,截止6月底星源材質的基膜年產能已經達到17億平方米左右,其中濕法隔膜產能在11億平米左右,干法隔膜產能為6億平方米左右,整個2022年上半年星源材質實現鋰離子電池隔膜營業收入13.28億元,同比增長62%,毛利率提升11.95個百分點達到47.01%。
并且就如同隔膜行業龍頭公司恩捷股份通過綁定日本制鋼所來作為日后擴產的底氣類似,星源材質也是與德國布魯克納緊密合作來確保自身擴產計劃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的有效實施(每年有望新增8-10條新產線到2026年),考慮到隔膜擴產周期相比動力電池廠商要慢1-2年左右,以目前的全球動力電池廠商的激進擴產計劃來看,未來隔膜行業仍將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
尤其是去年下半年開始,磷酸鐵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上再次興起,從產量、銷量、裝機量各方面重新反超三元鋰電池,同時儲能行業也逐漸開始回暖,各項利好政策層出不窮,這樣帶動了終端廠商對于干法隔膜的需求增加,即使目前依然是濕法隔膜占據市場更多,但是干法隔膜已經在逐步提升其市場份額,作為干法隔膜龍頭的星源材質也有望從中受益。
特別聲明: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掃描關注
上海聯凈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