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生活品質的提高,我們可以看到大家的消費水平都上來了,在購買一些產品的時候也開始追求一種更好的材質與體驗。
而像手機、耳機等數碼產品已經成為我們人手必備、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物品之一,如何使這些物品使用起來更加舒服、更加順手成為大家在購買配件的時候首要考慮的因素。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更高級的材料出現,那就是--芳綸纖維&碳纖維。
因為我們在搜索的時候這兩種材質經常同時出現在某個物品的詳情介紹里面,那么他們兩個是不是同種材質?不是的話又有什么區別?對我們的電子產品有什么影響?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芳綸纖維跟碳纖維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材質?芳綸纖維跟碳纖維有什么區別?芳綸纖維和碳纖維對電子產品會有影響嗎?
這真的是天大的誤解!
由于我們常見的芳綸纖維以及碳纖維顏色都是只有黑灰兩個顏色,加上許多商家在產品詳情頁都會同時標注著“芳綸纖維”以及“碳纖維”的字眼,這樣子一來,就有不少人將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材質誤解成同一種材質。
芳綸纖維在其自然狀態下為亮金黃色,而碳纖維始終為黑色,是無法著色的一種材質。如果需要改變碳纖維外觀的話,只能將其與其他材質混合。
芳綸纖維常見的編織形式:平紋和斜紋。(如下圖)斜紋組織柔韌性較好,而平紋組織具有均勻的特性,擁有較好的穩定性。
碳纖維織物是按照其纖維方向織造的,同樣常見有平紋和斜紋2種編織形式。(如下圖)平紋組織抗切割性更高,斜紋組織的走線更直更長,比平紋組織更具柔韌性和強度。
芳綸纖維以“丹尼爾(Denier)”作為衡量面料纖維密度的單位,符號為D,D越大表示紗線越粗。我們常見的芳綸纖維分為600D和1500D兩種。
600D芳綸纖維對比1500D芳綸纖維,制作工藝更難、更稀缺、成本更高、制成成品更輕/更精致/觸感更好。
碳纖維以K代表根數。碳纖維布是由一束束碳纖維絲織造而成,1K代表著碳纖維布其中一束纖維絲里包含了1000根絲,3K代表一束里包含了3000根炭纖維絲。
小編搜索了一下,發現真正用到碳纖維的商家其實并不多,表現比較好的是PITAKA的碳纖維表帶,正是使用“宇航級”碳纖維——1K小絲束碳纖維,剛度=鋼X4倍,表帶通過10KG拉伸測試未斷裂,無懼汗液腐蝕,使用壽命長。
我們可以看到,芳綸纖維與碳纖維的使用已經普遍到許多電子產品上了,那么他們對電子產品有什么影響呢?這個我們就要根據他們的屬性來看了。
拉伸強度是材料在破裂前被拉開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一些非脆性材料在斷裂之前會變形,但是芳綸纖維和碳纖維很脆,因此它們會斷裂而不會變形。
極限抗拉強度Mpa | |
碳纖維 | 2757 |
芳綸纖維 | 4137 |
芳綸纖維是一種很好的絕緣體,其介電強度高達20kv / mm。而碳纖維則具有很好的導電性。而這也是碳纖維不適合作為手機殼材質的原因。
碳纖維的導電性能將吸收、反射甚至抵消手機發射的電磁波,碳纖維手機殼可將手機信號強度平均降低40%-60%。因此,芳綸纖維(凱夫拉)殼完全不會干擾手機信號,但是碳纖維殼會干擾手機信號。
所以在挑選手機殼的時候一定是要芳綸纖維,而不是碳纖維噢!
如果產品的強度要求高,那么芳綸纖維越強越好。但是如果產品的剛性要求高,那么碳纖維就是更優秀的選擇。
在手機殼領域,碳纖維屬于導電材質,非常影響手機信號,芳綸纖維會是更優秀的保護殼材質。
手機殼做不成,碳纖維的導電性能用于防盜刷卡包上可是不可多得的優勢:自帶RFID(無線射頻識別)功能,屏蔽盜刷掃描射線,保護個人隱私不泄露,以及信用卡安全。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知道該怎么選擇了嗎?那么手機殼該選哪種材質更好呢?卡包該選什么材質呢?
特別聲明: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掃描關注
上海聯凈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