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行業快速發展,站在GWh邁向TWh的時間拐點,儲能仍面臨著安全事故頻發、上游碳酸鋰原材料價格倍升等挑戰。對此,儲能企業正加速產品創新升級,從材料體系、系統結構、產能優化等方面打造安全性與經濟性“兼顧”的產品矩陣。
12月12~13日,2022高工儲能年會在深圳深鐵皇冠假日酒店舉行,此次年會主題為“能源大變革 儲能新拐點”,儲能系統集成、電池、PCS、BMS、EMS、溫控及消防等全產業鏈行業專家、企業領袖相聚一堂。
在【億緯儲能冠名】的開幕式專場“儲能拐點上的荊棘與坦途”上,億緯儲能總裁陳翔帶來“儲能行業發展中的篤定與挑戰”的主題演講。
隨著各國雙碳目標的落定,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方式占比越高,儲能時長越長,當風光發電量占50%-80%時,需要儲能時長>10小時。
在此情況下,儲能需求場景在發生改變,從滿足日間需要向滿足月間、甚至更長時間在發生時移。
因此,陳翔認為行業需更加關注長時儲能。基于長時儲能,就目前的主流儲能方式來看,響應時間在分鐘級的儲能方式包括抽水式儲能、壓縮空氣式儲能,可循環使用30年以上,從百毫秒級響應時間的儲能方式來看,鋰離子儲能電池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方面的優勢尤為突出。
陳翔指出,行業預計在2030年前會進入TWh時代,保持高速增長。
然而,行業面臨著地緣政治變化、儲能應用場景變化、國內儲能系統盈利模式和成本疏導機制不完善、全球化交付和服務、儲能系統安全指標要求有增不減等新挑戰與新需求。
總的來說,就是成本和安全兩大問題。陳翔認為,安全性是儲能的天然屬性,經濟性是儲能的發展動力,兼顧“兩者”是儲能發展的關鍵。
具體來看,儲能安全性能包括三個方面:可控制安全、可管理安全、絕對安全;經濟性方面,能源一定是普惠性的基礎設施,未來的儲能從使用上來講一定是便宜的。
對此,億緯儲能通過材料體系、技術、系統結構設計等方面來設計儲能產品,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及經濟性。
從產品矩陣來看,億緯儲能在電芯、模組、BMS、集成系統上建立全場景下的儲能產品策略,產品解決方案覆蓋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應用需求,可針對如高寒高海拔、多雨、沙漠、沿海等各種極端環境。
目前,億緯儲能研發的方形、圓柱型磷酸鐵鋰電芯具有高一致、高安全、強性能的優勢,在材料體系方面從根本上保障電芯的安全性能。
不僅如此,億緯儲能還通過智能制造進一步賦能產品安全。億緯已通過IATF16949、IS09001、ISO14001、ISO 45001等認證,質量中心實驗室具備CNAS資質,擁有先進的產品測試及檢驗設備,生產控制點及追溯系統超2856個,可實現全面信息化過程監控。
電芯方面,280Ah作為儲能市場的主流,正逐漸向300Ah、320Ah、560Ah更大、超大電芯邁進。為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億緯儲能發布一款新產品“LF560K方形電池”,具備560Ah超大容量、1.792kWh能量、12000+循環壽命等優秀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該產品相對億緯儲能280Ah電芯來說,在電芯、系統設計、生產雙成本上降低了10%。
技術方面,億緯560Ah超大電芯了使用0.2s/pcs 3.0堆疊技術,這也是其循環壽命提升的關鍵;同時,在“疊技術”下,該產品的DCIR降低了8%,生產良率提升了3%,單機產能達到1.3GWh/臺。
系統方面,億緯560Ah超大電芯采用了CTT技術,使得系統集成極致簡化,PACK零部件數量降低47%,生產效率提升30%,單集裝箱電量增加6.5%;此外,該產品零部件如端板、綁帶、模組間銅排等共用共攤,成本得到進一步降低。
從產能上看,目前億緯儲能總產能達307.21GWh,其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實現單線產能10GWh,并做到單GWh投資額減少38%、單GWh能耗降低20%、單GWh人員減少30%。
11月18日,億緯林洋10GWh儲能電池項目投產,該項目也是億緯鋰能第十九工廠,主要生產280Ah儲能電芯。未來,億緯規劃到2025年,將實現電力儲能100GWh產能規模。
不僅如此,陳翔表示,億緯儲能在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還體現在全球化布局。億緯儲能立足中國,在上海、遼寧、江蘇、浙江、四川、云南、湖北、廣東等地布局基地;在海外,億緯儲能在美國、馬來西亞、德國設置了辦事處,在匈牙利投建了工廠,打造全球最強的能源供應鏈。
特別聲明: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掃描關注
上海聯凈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