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機器上都用到大量的輥筒,其中大部分輥筒是不需要加熱的,但少數輥筒需要。
如何設計出最佳的加熱輥是熱輥工程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功。通常,設計出最合適的加熱輥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必須清楚加熱輥應用的行業及具體的工序。使用加熱輥常見的行業有造紙、印刷、打印、復印、紡織、橡膠、塑料、化纖、包裝、無紡布、鋰電池、汽車、建材、各種復合材料等行業。常用的工序包括預熱、烘干、定型、層壓、壓紋、壓花、壓延、復合等。確定了行業和工序,加熱輥的大致要求就清楚了。
其次,必須清楚加熱輥使用時的基本工藝條件。比如,所生產的產品及主要物理和化學性質;產品的寬度及厚度;常用的輥面溫度及溫度精度;生產線速度;工作壓力;輥筒的安裝方式(單支導輥、鋼輥對壓還是鋼輥與膠輥對壓)等等。
第三,明確輥筒的機械要求。比如輥筒尺寸(直徑、輥面長度、軸承位尺寸);輥筒表面處理要求(硬鉻、特氟龍、陶瓷等);輥筒的表面硬度、粗糙度、跳動等機械參數。
第四,根據上述信息,再確定采用何種加熱方式。
從輥面溫度來看,如果所需溫度很低(≤100℃),可以選擇任何加熱方式;如果溫度在100~160℃,就不能選擇水加熱輥,但可以采用蒸汽加熱、導熱油加熱、電加熱以及電磁感應加熱。如果輥面溫度大于160℃,通常不選擇蒸汽加熱,因為,蒸汽的溫度與壓力嚴格對應,例如180℃時,蒸汽壓力為10bar,由于輥筒表面存在溫差,用10bar的蒸汽加熱,輥面溫度一般不超過160℃。如果輥面溫度超過250℃,受制于導熱油的性能,油加熱就很少用了,這時候可選擇的就只有電加熱和電磁加熱了。
從使用環境來看,如果有潔凈要求,蒸汽輥和油輥就不太適合。
從使用的溫度精度來看,通常電磁加熱輥精度更高,而導熱油輥在長期使用后精度會逐漸下降。
從外部條件考慮,如果沒有現成的鍋爐供熱,或者不允許新建鍋爐,就不宜選擇蒸汽輥。
確定了加熱方式,加熱輥的后續設計就是常規工作了。對于普通用戶選擇加熱輥來說,清楚了以上的信息就足夠了。
近年來,隨著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端的電磁感應加熱輥應用也越來越普遍了。用戶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睜大眼睛,選擇最合適的制造廠商。加熱輥目前技術領先的企業還是在日本,但中國企業的差距越來越小了。2012年~2013年,日本知名加熱輥企業和上海聯凈公司歷時2年,打了2場知識產權官司,結果上海聯凈都取得了勝利。這讓后者名噪一時,也迅速躋身世界高端輥業的舞臺中央。尤其是近幾年上海聯凈用于FCCL復合的輥筒大規模應用,更是讓中國的加熱輥(電磁感應加熱輥)水準首次站到了世界的前沿。
特別聲明: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掃描關注
上海聯凈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