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解液:鋰電池之“血液”
1.1.作用:離子傳輸載體、具備五大特性
作為鋰離子傳輸的載體,電解液是鋰電池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鋰電池的四大組成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其中電解液是令鋰離子在正極與負極之間移動的載體,是影響鋰離子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鋰電池的成本構成中,正極材料成本占比最高,一般大于 40%;其次是隔膜,成本占比在 20%-30%;負極成本占比一般小于 15%;電解液成本一般占鋰電池總成本的 10%-15%。
作為鋰電池的“血液”,電解液應具備五大基本特性。鋰電池電解液應具備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寬電位范圍、良好的導電性能、良好的熱穩定性以及對環境友好。根據中國電池網數據,良好的化學穩定性是指電解液不會與正極、負極、隔膜、粘結劑等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寬電位范圍是指電解液需要有 0-5V 的電化學穩定窗口;電解液的導電性能一般需要達到10-3~2×10-3S/cm,確保其介電常數高、粘度低、離子遷移阻力小等;電解液的使用溫度范圍一般在-40℃~70℃;此外,電解液最好可以生物降解,不會污染環境。
按照溶劑物理性質的不同,電解液可劃分為液體電解液和固體電解液。
液體電解液主要應用于圓柱及方型鋰電池中,固體電解液主要應用于軟包電池上。根據航盛鋰能官網,固體電解液為新型電解液,成本高于液體電解液,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解液為液體電解液。根據液體屬性的不同,液體電解液又可劃分為有機溶劑電解液和無機溶劑電解液,其中有機溶劑電解液使用較為廣泛。以下我們以有機溶劑電解液為主要討論對象。
1.2.組成:鋰鹽為核、溶劑為體
電解液主要組成成分包括電解質鋰鹽、有機溶劑和添加劑。鋰鹽、高純度有機溶劑、添加劑等原料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制成電解液。目前常用的鋰鹽為六氟磷酸鋰,常用的有機溶劑包括環狀碳酸酯、鏈狀碳酸酯,常用的添加劑包括成膜添加劑、阻燃添加劑、過充保護添加劑和多功能添加劑等。其中有機溶劑是電解液的主體部分,其性能與溶劑性能關系密切,根據 OFweek 數據,電解液對有機溶劑純度的要求在 99.9%以上。鋰鹽主要用于提供鋰離子,確保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有足夠的鋰離子。添加劑種類較多,采用添加劑的種類主要由電池的用途和性能來決定。
鋰鹽成本占電解液總成本的比例最高。在電解液成本構成中,2021 年鋰鹽成本占電解液總成本的比例最大,為 45%,對電解液價格影響較大,溶劑和添加劑成本占比分別為 25%和 20%。從質量占比來看,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有機溶劑質量占電解液質量約 80%;其次是鋰鹽,占比約為 10%-15%;添加劑占比約為 5%-10%。
1.2.1.鋰鹽:LiPF6占據主導地位,LiFSI 入局企業增多
目前常用的鋰鹽為六氟磷酸鋰,生產工藝以氟化氫溶劑法為主。六氟磷酸鋰是目前的主流鋰鹽。相較于其他鋰鹽,六氟磷酸鋰具有較高的電導率、良好的離子遷移數、較強的電化學穩定性以及耐氧化性,還可在碳負極上形成適當的 SEI 膜以及可有效鈍化正極鋁箔。六氟磷酸鋰的生產工藝主要有氣-固反應法、氫氟酸溶劑法、有機溶劑法、離子交換法等,其中氟化氫溶劑法具有反應迅速、轉化率高、適合大規模生產等優點,成為目前六氟磷酸鋰的主流生產工藝。
特別聲明: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掃描關注
上海聯凈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