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鋰電企業的全球化布局提速,產業鏈企業也在加速登陸國際資本市場。
今年2月,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將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范圍拓展至瑞士、德國。隨后,瑞交所逐漸成為鋰電產業鏈上市公司發行GDR的首選之地。
7月28日,國軒高科、格林美、杉杉股份、科達制造發行的GDR在瑞交所正式上市交易,成為首批發行GDR上市的中資企業。
隨后,欣旺達發行的GDR也在瑞交所成功上市交易。目前,先導智能、星源材質、杭可科技GDR瑞士上市已獲證監會核準;天賜材料、華友鈷業GDR瑞士上市獲證監會受理。
從上述企業發布的公告內容來看,發行GDR的主要目的是為拓寬公司國際融資渠道,利用海外資本市場,為海外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優化公司股權結構,擴大海外市場份額,以及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
目前,國內已有一批電池、設備和材料領域的頭部企業在海外建設了生產基地,目的是為其國際客戶提供就近配套服務,強化國際市場的本土化生產供應能力。
事實上,除了產能和技術出海之外,資本出海也是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出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中國鋰電企業的國際化布局的支撐作用更有戰略意義。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曾表示:“中國的企業走向國際,不僅要產品走向國際,還要技術走向國際,更要資本走向國際?!?/span>
而從發布GDR的企業來看,其在國際市場開拓、海外產能建設以及本地化供應鏈部署等方面的業務推進也比較快,對資金需求更為急迫。
在此情況之下,籌劃境外發行GDR并在瑞交所或倫交所上市,也將成為中國鋰電企業加強國際市場開拓,擁抱國際市場,探索“走出去”的新路徑。
整體來看,這一輪中國鋰電上市企業發行GDR并尋求境外上市,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境外發行GDR持續擴容,瑞交所成中國鋰電企業海外上市首選。
今年以來,國內已有超過20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發行或籌劃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其中有一半是新能源產業鏈企業,這表明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鋰電企業發展對資金需求持續增長。
截至目前,境外發行GDR的中國鋰電上市公司已經有11家,預計后期還將有其它鋰電上市企業發行GDR謀劃海外上市。
作為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瑞交所在市盈率等方面對企業估值相對較高,具有競爭力。同時瑞交所則具有審核時間短、估值較高、監管要求寬松等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境外上市可以為中國鋰電企業在國際化布局與開拓國際客戶方面提供有利條件,GDR有望成為一個常態的海外融資渠道,瑞交所正逐漸成為中國上市公司發行GDR的首選之地。
二是,中國鋰電產業鏈集體出海,募資擴充成為其首要目的。
從產業來看,上述發行GDR的鋰電企業主營業務包括上游鈷鋰鎳原料開采加工、鋰鹽、前驅體、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設備、鋰電池、結構件等。
這表明當前中國鋰電企業出海不僅限于單個企業,而是以整個產業鏈的形式集體出海,凸顯出中國新能源產業鏈強大的競爭優勢。
2022年以來,一批具備“走出去”實力的中國鋰電產業鏈頭部企業正在通過本土化產能布局、國際客戶拓展、海外供應鏈資源部署、零碳轉型、技術及產品輸出等多個維度展示出強大的中國勢能。
三是,上述發布GDR的中國鋰電企業來看,也是在國際市場開拓、海外產能建設、本地化供應鏈部署等業務推進較快的企業。
例如,國軒高科已與多家國際客戶達成戰略合作并簽訂產品銷售訂單,其在歐洲首個電池生產運營基地已經開工建設。
格林美正在建設印尼鎳資源項目和歐洲三元前驅體及動力電池回收項目,本次發行GDR募集資金,擬主要用于支持其海外鎳礦項目生產運營、海外電池材料項目開發等。
星源材質已經獲得了歐洲電池客戶的鋰電池隔膜采購訂單,目前正在瑞典建設隔膜工廠實現本地化生產供應,投資金額從此前的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調整為不超過33億元人民幣。
先導智能已經獲得了瑞典Northvolt、寶馬、法國ACC和大眾汽車等歐洲電池企業和主機廠的巨額設備訂單,并宣布全資收購德國自動化裝備制造商Ontec Automation,為歐洲客戶提供本土生產、加工和服務。
上述企業通過發行GDR,有助于進一步拓寬其海外融資渠道,為其海外鋰電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提升公司國際形象,加快國際化戰略步伐。
特別聲明: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掃描關注
上海聯凈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