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企業鋰資源“搶礦大戰”仍在暗流涌動。
11月28日,寧德時代參與斯諾威公司破產重整案,并被評為第一順位候選投資人。斯諾威擁有德扯弄巴鋰礦探礦權,該鋰礦屬于四川甲基卡鋰輝石礦區,礦區面積1.14平方千米,資源儲量2492.4萬噸,規劃生產能力100萬噸/年。
12月5日,國軒高科官微宣布,宜春國軒礦業已成功取得江西省宜豐縣割石里礦區水南段瓷土(含鋰)礦采礦權,礦權有效期5年,設計生產規模為300萬噸/年。這是國軒高科在宜春取得的第二塊礦權。
12月7日,欣旺達與宜春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投資165億元于宜春市建設鋰鹽、鋰電池材料、鋰電池回收利用等項目,共建鋰電池產業鏈體系。
12月7日,蜂巢能源與澳大利亞上市公司 ST GEORGE 簽署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蜂巢能源擬戰略投資ST GEORGE,協助開發其西澳鋰輝石項目,并獲得該項目25%的鋰礦包銷權。
再度頻繁“搶礦”背后的原因,長期來看,未來3到5年為動力電池產能大規模釋放的關鍵節點,考慮到采礦投產2-3年周期,動力電池企業布局鋰礦已經迫在眉睫。依據公開信息,僅國內頭部鋰電企業2025年的產能規劃已經超過3000GWh。提前鎖定上游礦產資源,有利于巨大產能的匹配供應與價格穩定。
短期來看,近一年來碳酸鋰價格暴漲,導致電池企業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公開信息顯示,截止12月12日,碳酸鋰價格為56萬元/噸,相較于11月7日的61.5萬元/噸,鋰價呈現回落之勢,但相比2021年12月31日,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27.5萬元/噸,漲幅仍超100%。要掌控產品價格話語權,涉足鋰礦勢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碳酸鋰價格出現高位回調,與下游三元和鐵鋰廠的采購意愿低,大型鋰鹽廠下調預期價格,整體市場情緒和預期價格均持續走弱,致使碳酸鋰成交價格相對較低。
根據行業判斷,碳酸鋰明年上半年仍處于供應偏緊狀態,價格維持相對高位,下半年或逐步回歸合理。
以近期電池企業密集布局鋰礦事件為觀察口,幾大趨勢值得關注:
一是繼龍頭電池企業之后,越來越多電池企業加入搶礦陣營。
截止目前,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能源、欣旺達等排名靠前的動力電池企業通過兼并購、戰略投資、資本綁定等手段,基本完成鋰資源的布局。
二是隨著提鋰技術進步,鋰礦勘探開采將加快向國內轉移。
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公開表示,原材料價格飛漲對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發展很不利,想要改變現狀,首先就要改變鋰資源主要依靠進口的發展現狀,提高自供能力,增加對國內鋰礦的勘探、開采,做到自主可控。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也認為,到2025年中國的碳酸鋰需求量預計達60萬噸左右。未來五年,隨著江西、四川和青海鋰礦資源開采量提高以及電池回收技術的進步,進口鋰資源需求量將會大幅減少。
三是,中國企業不斷加深全球鋰礦布局,未來在鋰礦供應市場中中國企業有望占據主導地位。
目前,除了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兩大龍頭之外,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國軒高科、天華超凈、紫金礦業、西藏珠峰等中國企業都已邁出國門啟動戰略收購,未來不乏有更多企業參與到全球礦產資源爭奪戰中。
特別聲明: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掃描關注
上海聯凈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